不管你是畢業多年的工程師,還是當年根本就是英文系的家庭主婦,怎麼拿起紐約時報起來讀,就這麼不順手呢?其實,這跟大腦的構造有關,你不常用它,它自然幫你把那些英語神經路徑刪除,高徒可能天生怪,今天還在讀英文,甚至高中沒考的物理系,我一路從相對論讀到了量子力學,有些物理系的學生還好好奇,量子力學是必修的嗎?總之,我純粹好奇,能不能拿到學分,不是重點,今天,我假設你不是這種怪胎,我們就來聊聊素人怎麼讀英語。
高粱酒用英文怎麼說? sorghum wine, 因為高粱本來就有英語說法。這裡貼的是Kinmen sorghum wine--金門高粱酒。
首先,要打破一個概念,不是只有文章才叫英語,也不是英文系定義的莎士比亞,只要是英美的食衣住行,都可以讀,比方說,你還在看好萊塢的新娘百分百,拿掉中文字幕,甚至選英文字幕,你就是在讀英文了,什麼?讀英文這麼簡單?就是這麼簡單。還有,台灣的外電,喜歡把歐巴馬的原音照樣保留,這時,你一樣可以練聽力,日本閱聽人,可就只能乖乖地聽歐巴馬講日語。等一下?什麼?你還是要讀紐約時報,別急別急,我通常不建議大家直接挑戰高難度,紐時用字橫跨47萬字,很多字連老美日常都很少用,但是用字精準是紐時的傳統,曾經為了一個逗點是否必要,開會3小時,少賣了上百萬份,因為來不及印。要幫紐時出字典,可能要分很多冊。然而,USA Today 就親民得多,各位就想像是那不再發行的蘋果日報,圖片多,文字淺顯,可以慢慢把英文再時回來。
除了讀報,我覺得英文還有一個很好的用處,就是旅遊,這次到英格蘭 (不是我故意要細分,我真的是到大英帝國的南部,蘇格蘭這次沒去),碰到一個巴西的旅客,對於台灣頗有了解,不但詢問了台灣的防衛戰略,還因為自己身為工程師,打聽科學園區的平均薪資,如果台積電收到巴西寄來的履歷表,別懷疑,人力資源仲介的費用,打到我帳戶裡就對了,我是台積電的終身宣傳志工,雖然當年台積電也只是發了一年的廣告而已,而且還是招募廣告,不是產品廣告,看來我繼續招募,也是對的。話說回來,旅遊真的是練英文的好機會,雖然英語工具要齊備,真正難倒我的是把整個compesation package (英語認為薪資福利是對生活犧牲的補償,所以叫做補償配套,頗繞口) 用英文翻一遍,什麼分紅配股啦,限制賣股啦,還有基本薪資,還不忘換算成美金,以免大家對台幣匯率陌生,其實台幣匯率長年偏低又僵固,我早就把台幣當成某種幣值的美金啦!可能因為旅遊,我發現多年來,我的口語並沒有退步,反而因為台灣熱度上升,有了更多機會,能夠像西方人簡報,我們現在的地緣政治風險,以及政府民間的態度。
寫到這裡,有讀者不服了,又讀報紙、又旅遊的 (或是跟在台西方人交流),這樣練英語是要逼死誰啊?其實英語應該融入日常,不是拿到報紙或是碰到歪果仁(故意不用"人",因為老外圓唇音)才開始,我們其實對西方人來說也是歪果仁,英語不必要求完美,我的態度是,每天碰一點,保持大學時,英語程度的八成即可,滑FB,至少穿插一了條外國貼文,有人說﹔外國人不用臉書啊!其實是萬能的演算法,幫我們把非中文的貼文過濾掉了,反而馬來西亞有很多華人,順便把馬來文的貼文也帶進來了,這類演算法帶來的驚喜,讓我常常看到馬來文的貼文。有時手癢,還會有英文去回應,順便練習書寫。社群網路的確是接觸西方人很簡單的工具,別忘了祖克伯雖然和華人結婚,本身也是講英語的,當然帶來大量英語資訊。其次,也別忘了古老的收音機,古老帝國即使沒有繼續統治地球,大英國協仍然繼續對世界廣播,你即使沒有短波收音機,國內的教育廣播電台,就有轉播BBC World頻道,其他電台也會轉播,文末有補充,因為從事過教育,也順便聽了許多新聞,其實大英國協就剩下女王和BBC World,如果你也收聽BBC World 又支持女王 (買周邊商品就算是了女王粉了),我完全承認你就是大英子民。靠著這些免費又方便的管道,我覺得自己不太可能脫離英語圈。
寫了這麼多,Nespresso季節限定的南瓜咖啡在呼喚我了,歪果仁學英語,你英語學習的貼身顧問,我是高徒,我們下次聊。
高徒
2024.10.29
對BBC World 有興趣的朋友﹔
BBC World Service直播
城市廣播網FM 92.9 城市廣播
Bao Dao Radio 寶島新聲FM98.5.
好事聯播網港都983 Best Radio FM98.3.